近日
#中國人能自由吃瓜離不開這位奶奶#
話題登上熱搜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甜瓜育種專家吳明珠
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香妃”蜜瓜、“皇后”蜜瓜、
“麒麟”瓜、“8424”西瓜……
吳明珠院士在62年中
培育了30多個品種
我們現(xiàn)在能吃到的甜瓜、西瓜
很多都是出自她的手
今年91歲的吳明珠院士已經認不出人了
但有關種瓜的記憶還在
有時候她突然嘟囔著瓜該授粉了
瓜,在她的大腦中
頑強地與阿爾茨海默癥“抗爭”
“我要去新疆扎根
報效祖國”
1930年,吳明珠出生于湖北武漢從西南農學院園藝系果蔬專業(yè)畢業(yè)后
她被分配到中央農村工作部
吳明珠卻非??鄲溃?/p>
“我想到最艱苦的地方放飛夢想”
1955年,吳明珠主動請纓去新疆
“我一定扎根新疆,報效祖國。”
最初,吳明珠被安排在
當時的烏魯木齊地委
她又主動要求
被派到條件艱苦的鄯善縣農技站
住在老鄉(xiāng)家的土房里,出門便是瓜地
她這才心滿意足
當年的吳明珠
還是一位嬌弱的南方姑娘
身高只有1.55米
哈密瓜在夏秋之交成熟
當時吐魯番的日最高氣溫都在四五十攝氏度
20世紀五六十年代
吳明珠和同事冒著酷暑,用3年時間
走遍了吐魯番盆地的瓜地
整理出44個品種
不僅為新疆瓜建立了第一份資源檔案
還從其中的優(yōu)良品種中
系統(tǒng)選育提純了紅心脆、香梨黃等
近30個新品種
“努力工作
才是對他最好的懷念”
吳明珠與愛人楊其祐是大學同學1955年,吳明珠做出去新疆的決定
遭到了全家人的激烈反對
男友楊其祐卻給她打氣:
“你先去,等我畢業(yè)了就去找你”
1956年,楊其祐從北京農業(yè)大學研究生畢業(yè)
謝絕了導師讓他留校的安排
追隨心愛的姑娘來到新疆
最初,楊其祐在新疆大學任教
婚后,兩人都把全部精力放到了事業(yè)上
總是聚少離多
為了照顧妻子
楊其祐舍棄了自己鐘愛的大學校園
調到鄯善縣一個農技站工作
當時,楊其祐是全疆所有農技站
學歷最高的人,精通英語和俄語
對妻子事業(yè)有幫助的國外學術資料
他都翻譯出來
有時候,吳明珠太忙
楊其祐就幫著去瓜地授粉
即使要在戈壁灘上跑三四十公里
他也總是欣然前往
然而,艱苦的日子
卻一點點侵蝕著楊其祐的身體
1981年,楊其祐因為嚴重的胃病
不得不離開妻子,調到了江蘇省農科院
但是病情卻并未好轉
丈夫去世前3個月
吳明珠請了此生中唯一的長假陪伴丈夫
在丈夫臨終前
吳明珠終于說出一直深埋在心里的話:
“老楊,你為了我來到新疆,
沒能發(fā)揮你的專長,不后悔嗎?”
楊其祐平靜地笑笑:
“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yè),
我無怨無悔。”
丈夫去世5天后,吳明珠就重返
新疆農科院設在海南的育種基地
“只有工作能讓我減少悲傷。
我只有更加努力工作,
才是對他最好的懷念?!?/p>
△照片來源:新疆農科院
“一天不去瓜地
我就覺得很難受”
育種工作極為艱苦
培育一個品種需要8年到10年
有的科學家一生只能培育幾個品種
而吳明珠卻在62年中培育了30多個品種
“人的一生太短了,
怎么才能加快育種速度?”
從1973年起,吳明珠開始了
在海南島的“南繁”生涯
一年四季,天天擺弄瓜
瓜棚成了她的家
70多歲時,吳明珠還在和時間賽跑
夏秋在新疆,冬季到海南
天天在瓜地做試驗
別人眼里單調艱苦的育種工作
在她眼里是莫大的享受
“瓜是我的生命,
一天不去瓜地,我就覺得很難受,
就好像母親一天看不到自己的孩子。”
網友:瓜果那么甜,
是因為有人幫我們吃了苦
網友紛紛留言向吳明珠奶奶致敬:“瓜果那么甜,
是因為有人幫我們吃了苦”
“謝謝吳奶奶讓我們能吃到甜甜的瓜”
她的世界很小,只能裝下瓜種讓老鄉(xiāng)增產增收是她的目標;
她的要求很高
希望年輕人能超越老一代專家
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
像吳明珠院士這樣的科技工作者
在田間地頭默默付出
我們才能碗中糧滿、盤中果香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綜合中國婦女報、新疆日報等
制片人/王興棟 主編/米莎編輯/謝玉潔 校對/高少卓?央視新聞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