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人每天一包煙,活到90也沒得肺癌?
來源:科普中國
發(fā)布時間:2024-11-18
瀏覽次數:946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11月17日是國際肺癌日。吸煙被公認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煙草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多種致癌化學物,比如多環(huán)芳烴、芳香族及其胺類、亞硝胺等,煙草本身含有砷、鎳、鉻等無機致癌物。

吸煙除了增加肺癌風險,還增加膀胱癌、食管癌、口腔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癥的風險。

但很多人始終想不通,為什么不少吸煙的人并沒有得肺癌?甚至有的人每天一包煙活到 90 歲也沒得肺癌?而有的從不吸煙的人卻還是得了肺癌?這到底是咋回事?

個體差異與遺傳因素

吸煙不一定得肺癌,不吸煙的人可能得肺癌,這是事實,無可否認。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總有人說,戒不戒煙無所謂,反正吸煙不一定得肺癌,不吸煙也會得肺癌。

表面上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實無論是從醫(yī)學科學的角度還是從基本的邏輯角度,這話都是站不住腳的。吸煙者不得肺癌甚至長壽,分析其中的原因,天生的基因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某些人天生基因好??傆猩贁等恕芭c眾不同”,攜帶有特定的基因,讓他/她有天生的復原能力。就好比總有少數人確實在某個方面是“天才選手”,在同等條件下根本沒法與之相比較,但是顯然這種人不具普遍性,不能據此得出普遍性的結論。

據美國一項研究,吸煙而長壽的人之所以長壽可能是由于這些人具有某種天生的復原能力,這些人是生物學上與眾不同的一類人,具有某種天生的基因變異,會增強細胞的維持和修復,使他們對吸煙的反應區(qū)別于其他多數人。

也就是說,這部分人吸煙對他并非沒有“傷害”,但由于他修復能力天生就強,最終實際受到的傷害可能很小,如果不吸煙,他可能會活得更長會有更少更好。很顯然,大多數人并不攜帶這種基因變異,不具有這種先天的復原能力,我們多數人沒有這個資格去任性,否則就是“作死”。

癌癥的發(fā)生不是單一因素

從致癌本身來說,大多數癌癥的發(fā)生并不是單一因素,而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吸煙是肺癌重要的致癌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也就是說,除了吸煙,還有其他危險因素。比如家族史(遺傳因素)、長期生活中空氣污染地區(qū)、女性長期受廚房油煙的影響,還有某些職業(yè)由于長期接觸或暴露在某些有害物質或有害環(huán)境中,比如接觸石棉、煤煙焦油、砷劑等。這類職業(yè)從業(yè)人員得肺癌的風險相對較高。

吸煙的人除了吸煙這個不良因素外,可能其他方面做得非常好。肺癌的發(fā)病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正如成績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我們不能只盯著單一某個因素而簡單地得出成績好壞的結論。

幸存者偏差

另外,還要考慮“幸存者偏差”因素,不能以偏概全。吸煙的人活到 90 歲,這種事很容易引起大家的關注,當你獲得的信息只來自于這少數的幸存者,你看到的結果其實是無形中經過篩選的,以偏概全,以個體代表全體,由此得出的結論顯然是不客觀的。

世間之事很多都是概率,吸煙的人有更高的風險概率得肺癌,但不是肯定會得肺癌。這正如,努力學習的人不一定百分百能考好成績,那些看起來不怎么努力的人有時成績也未必不好。

但從概率上說,在同等條件下,努力的人取得好成績的概率大于不努力的人,所謂越努力越幸運,我們的選擇都是基于高概率,不能絕對化。吸煙比不吸煙患癌風險概率更大,吸煙指數越高,患癌概率越大。

總結

理解吸煙與肺癌之間的復雜關系,我們需要超越簡單的因果邏輯,認識到健康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雖然有些吸煙者有可能長壽,但絕不意味著吸煙是無害的。每個人的基因、生活方式和環(huán)境都不同,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個體的健康結果。

我們不能因為個別案例而忽視了吸煙帶來的普遍風險。為了最大化健康的可能性,最好選擇是不吸煙。特別是對于不吸煙的人來說,遠離煙草和二手煙,而對于吸煙的人,盡早戒煙是對自己和家人最負責任的做法。

策劃制作

作者丨潘戰(zhàn)和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yī)師 碩士生導師

審核丨唐芹 中華醫(y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 研究員

策劃丨符思佳

責編丨符思佳

審校丨徐來 林林

點擊查看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 資源展示

點擊查看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 資源需求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